1、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(
ppp) 定义
 
	  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),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,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
	  国内对于PPP模式的定义主要参见:
	  1、财政部《财金[2014]76号》:PPP是指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。
	  2、发改委《发改投资[2014]2724号》:PPP模式是指政府为……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、风险分担的长期合作关系。
	  2、如何准备认识PPP项目?
	  1、以项目为载体,政府、社会资本、社会公众三方联系在一起;
	  2、不同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出发,对PPP项目的看法和期待不用;
	  3、借助于PPP项目的实施,实现政府、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“各有所求、各有所  需、各有所提”的目标
	  4、确保政府、社会资本、社会公众三方利益平衡是PPP项目的关键
	  3、ppp的特质
	  1、项目为主体
	  2、有限追索债务
	  3、合理分配利润、风险
	  4、资产负债表外融资
	  5、灵活的信用结构
	
	
		4、PPP的内涵
	
		  PPP是新公共管理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。“政府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,政府“安排提供”公共服务与“直接生产”服务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。”—E.S.Savas 《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》
	
		  1、PPP不仅止于交易环节: PPP项目更像是一段婚姻,而不是一场婚礼。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,基于共同的目标追求,以最少的资源,实现最多的产品或服务。
	
		  2、PPP不只是融资模式:融资只是PPP的目的之一,并不是全部,还利用民营部门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先进制度;PPP是一个多目标任务,以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导向。
	
		  3、BT是分期付款的政府采购模式:融资大多为短期行为,而PPP则是考虑全寿命周期的长期合作模式。所以,在中国大规模应用的BT模式,虽有PPP的形式,却没有体现PPP的精髓,本质上来说只是一种融资模式。也就是说BT算不上PPP,也可以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PP
	
		  5、PPP模式的特点
	
		  1、PPP合同的长期性、全面性
	
		  2、PPP项目产出标准化
	
		  3、优势互补 风险分担
	
		  6、PPP模式的分类
	
		  1、外包类     2、特许经营类    3、私有化类
	
		  7、PPP的常用的八大模式
	
		  1、O&M 委托运营
	
		  2、R—O—T 改建—运营—移交
	
		  3、T—O—T 转让—运营—移交
	
		  4、D—B—F—O—T  设计—建设—融资 —运营—移交
	
		  5、B—O—O—T 建设—拥有—运营—移交
	
		  6、B—O—O 建设—拥有—运营
	
		  7、B—O—T 建设—运营—移交
	
		  8、MC管理合同
	
		  8、PPP模式的适用项目范围
	
		  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类项目,如燃气、供水、供暖、教育、机场、公路、医疗等等
	
		  1、经营性项目
	
		  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 。例如:高速公路等
	
		  2、准经营性项目
	
		  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助或直接投资参股
	
		  3、非经营性项目
	
		  原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,但是新出台的政策不允许政府购买服务,这就需要我们咨询公司去帮助政府找解决的方法
		